更新时间:2025-09-10 04:02:36
通俗的文艺作品会把悲剧发生设定为巧合与偶然,一切缘由往往是因为一场误会与乌龙发生(比如春晚小品)。但是经典的悲剧背后,则是要展现理念本身的冲突与张力,人之必然要面临的冲突。《安提戈涅》作为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千古之作,古希腊悲剧永恒的范本,其意义就在于此。 一方面安提戈涅埋葬叛国贼兄长波吕涅克斯是对于法律的背离,而另一方面安提戈涅若选择遵守法律则哥哥就会曝尸荒野,这将是对神律-人爱的背弃。安提戈涅的选择是,不顾舅父科瑞翁国王的阻拦与律令,出于对家人的爱和对神律的虔诚,偷偷为哥哥波吕涅克斯举行了简单的土葬仪式。 安提戈涅的行为被守卫发现,她被带到克瑞翁面前。她毫不畏惧地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克瑞翁则认为国家的权威至高无上,任何违抗命令的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属,都必须受到严惩以儆效尤。他下令将安提戈涅活埋处死。然而克瑞翁的儿子,也是安提戈涅的未婚夫海蒙,他试图以理性和民意劝说父亲,指出全城的人都同情安提戈涅,认为她的行为是光荣的。但克瑞翁指责他被女人迷惑,固执己见。 在故事的最后,安提戈涅自缢,海蒙也随之殉情,海蒙的母亲闻之儿子去世后也紧随自尽。而国王科瑞翁最终以怀抱儿子的尸体,在无尽的悔恨与孤独中收场。他作为国王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却因为自己对法律与正义的维护,失去了所有亲人,最终一无所有。 在这个故事里面。安提戈涅出于对兄长的爱愿意埋葬亲人是无错的,这当然也是仁义的;而科瑞翁作为国王捍卫国家的正义与公道人心,也自然是不失仁义的。然而冲突就在,他们各自都从各自合乎理性与常理,甚至是高尚正确情操的价值观出发,最后却都只能彼此冲突摔个粉碎,落个死散凄离的下场。 这样深深揭示理性内部张力与矛盾的戏剧,恰恰是最夺人心魄也最令人唏嘘不已的。我们为安提戈涅的勇敢和虔诚而动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克瑞翁作为统治者的苦衷和立场,这种撕裂感正是悲剧震撼力的来源。 正因为双方都坚持自己崇高的、正确的理念,并且互不妥协,悲剧才成为必然。无论谁胜谁负,结果都是破碎的。安提戈涅失去了生命,克瑞翁失去了所有亲人,国家也失去了未来的继承者。在冲突中没有赢家。 拉拉之死,作为高达作品最经典,真正贯穿夏亚与阿姆罗恩怨的中心,是因为拉拉的死正对应着宇宙世纪的安提戈涅。 作为夏亚的下属拉拉辛,忠于保护夏亚这是她的职责,也是她对夏亚的爱,拉拉用她的行动证明了她爱夏亚胜愿意代替夏亚去死。而夏亚呢,夏亚同样也爱着拉拉,也爱自己的妹妹爱尔黛西。故事的起点正是夏亚与阿姆罗两人厮杀,夏亚之妹阿尔黛西出于对伙伴阿姆罗的爱,冲入战场差点被夏亚刺穿,是关键时刻拉拉辛的冲入,让夏亚及时止损,没有造成夏亚弑杀亲生妹妹的悲剧。然后阿姆罗守护阿尔黛西心切,愤怒的提刀冲上夏亚,却不想拉拉在最后关头用自己的牺牲,替夏亚挡下了死劫。 在这个故事里,四个角色彼此之间的动机都是围绕着对他者的爱与守护之心,然而悲剧的也正是,因为他们各自对爱的执着所以才造成了这一出悲剧。每个人都有合乎正确的动机与必须如此的理由,阿尔黛西想帮助阿姆罗破围,阿姆罗想守护伙伴阿尔黛西,夏亚不忍手足相残,拉拉想守护夏亚活下去,同样的,拉拉也不想伤害阿姆罗,她也爱着阿姆罗,阿姆罗除了阿尔黛西也同爱着拉拉。 在这个死局中,拉拉不情愿看见夏亚和阿姆罗任何一人的牺牲,但彼此二人都没有过错,都有着各自正确的理由。所以,拉拉只得以自己的牺牲,让自己的死亡作为桥梁,来完成夏亚与阿姆罗的精神和解。这也就是为什么拉拉会在死前于阿姆罗的精神中,询问阿姆罗是否相信着人心共鸣的奇迹。拉拉用她的死,暂时证明了精神共鸣的可能,用最极端的方式向阿姆罗和夏亚证明了“新人类的精神共鸣”的真实存在——这种共鸣超越了敌对立场,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理解与悲伤。 从此之后,夏亚与阿姆罗的所有对话都萦绕着拉拉的幽灵,她的死成为了他们关系中无法磨灭的、充满痛楚的“共识”。拉拉之死,象征上成为了连接两位主角的永恒伤痕和对话的桥梁。 这些人的动机无一丑恶,甚至无比纯洁和高尚。但正是这些正确的动机,在战场上交织成了一个无解的死结。 没有人是坏人,但悲剧注定发生。每一个角色的行动都由高尚或合乎情理的情感驱动,但这些行动在战争的极端环境下相互排斥。任何一方的“正确”行动,都会导致另一方的“正确”情感被摧毁。这就是古典悲剧的必然性——悲剧并非偶然,而是结构性的注定。 拉拉的选择是古典悲剧英雄的典型选择——以自身的牺牲来见证某种更高的价值。拉拉的死之所以能超越成为高达的经典剧段,乃至整个日本动画史上最经典的悲剧场景之一,也正是因为它完美复现了《安提戈涅》式的古典悲剧结构。 透过拉拉的死亡,我们能够看到,最深的痛苦并非源于邪恶,而是源于世界本身无法调和的矛盾,以及身处其中的人们为了守护自己所爱之物而不得不付出的惨烈代价,正义的对立面并非是邪恶,而是别得正义。这也是高达作为古典悲剧精神继承者,向我们所呈现的。 高达世界观里的新人类概念从不在进化论意义上,更具含着一个悲剧性的预言,就算人类获得了相互理解的能力,旧世界的重力井、仇恨、政治和误解仍然会扼杀这种可能性。拉拉正是这个预言的第一个、也是最完美的殉道者。即使通过新人类强大精神感应力,看到了更好的道路,彼此能够相互理解,也无法挣脱悲剧的轨道。 这与希腊悲剧中英雄与命运抗争的徒劳感遥相呼应。尤其在这成“死亡”才能理解的对话中,阿姆罗与拉拉仍共同选择相信,人们彼此能够理解,即便代价是命运无情的毁灭,二人也仍是相信。新人类理想的意义,也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は変わるのですね 私たちと同じてす アムロは本当に信じていますか?” “信じてい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